侧影有味,郑成功正史之外的逸史

400多年前,创建中国最大民间海商集团的“闽海王”郑芝龙,后来降清,成了历史反面人物。其子郑成功,则因起兵抗清,收复台湾,成为民族英雄。众所周知,郑成功出生于日本长崎,是郑芝龙娶日女田川氏所生,原名郑森。郑森7岁时就被带回

发布时间:2021-02-20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给每个看哭“你好,李焕英”的人三句话

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所在。“你好,李焕英”这部电影看哭了很多人,也火爆了全网,每一个哭的人,无不是被其承载的母爱与亲情所动容。其实,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为“李焕英”分担、让其幸福的梦想,总想着回到母亲的过去,帮

发布时间:2021-02-18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从春晚看南北差异

中国央视的牛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各种喝彩声和吐槽声中落幕后,有朋友传来一篇关于春晚收视率的文章,向我感慨:“原来春晚也有南北分割线。”有自媒体统计,作为每年农历大年三十的保留节目,春晚在东北三省收视率最高,都超过80%

发布时间:2021-02-17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“史上最强春节档”是怎样炼成的

2月17日是春节档的最后一天,但在两天前,春节档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,“史上最强春节档”已经炼成,且纪录刷新还在持续:《唐人街探案3》已打破包括“中国影史首日人次纪录”在内11项影史纪录;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突破20亿元,贾玲

发布时间:2021-02-17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千年村落化为焦土,别对消防栓停水习以为常

2月14日,有“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”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翁丁村老寨不幸遭遇火灾,明火虽然已于当晚被全部扑灭,但大火过后只剩下三四栋较完整的房屋,千年村落等同于完全化为焦土。2月16日,在人民日报的采访视频中,有村民回忆称

发布时间:2021-02-17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春晚难看年年看

大年三十晚上,我照例打开电视机,坐等央视春晚上演。春晚热热闹闹地开始了,我的注意力却不时被手机上各种信息吸引,只在阅读与回复信息的间歇,草草观看了春晚部分节目。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,电视上传来《难忘今宵》熟悉的旋律

发布时间:2021-02-15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《唐人街探案3》:披着推理外衣强行搞笑

 春节的第一场电影,我选择了《唐人街探案3》(以下简称《唐探3》),结果证明我冲动了。如果单以笑声衡量43一张的票价,倒还有所值。但影片从头到尾呈现的推理硬伤让人惊讶,这分明就是个没有摆脱低级趣味的搞笑片,与推理悬疑没

发布时间:2021-02-15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《你好,李焕英》好在这个经济充盈后劲的时代

 说句实话,在看“你好,李焕英”这部电影前,的确让人充满了期待,希望有一次“前半段一直笑,后半段一直哭”的情感波折与摆渡,毕竟电影是艺术化的现实加工品,花钱就是为了精神与感官刺激,从而达到放松休憩的目的,顺便能够让价值

发布时间:2021-02-15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莫让“过年红包”成为一种“春劫”

 大年三十刚过,微博上就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:红包是项人情负担吗?到了正月初二,该话题的阅读量就已超过了2亿,可见大家对发红包这个年俗非常关注。(2月14日《信息时报》)  过年红包是一件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传统年俗,收红包者

发布时间:2021-02-14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

回农村过年,别嘲笑“说普通话的人”

 前几天,我们村子里一批年轻人回家过年了。可是,总有人对这些年轻人指指点点,或者给予“轻蔑一笑”。原因是,这些人回到老家还一直说着普通话。回老家过年,到底该说普通话还是地方话!很多归乡的人表示很纠结。  笔者在搜

发布时间:2021-02-14 查看评论
阅读全文